龟鳖饲料

产品中心

甘肃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4-01-11 08:42:56 作者: 龟鳖饲料

  当前位置:首页食品专题农业法规 正文

  核心提示: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 《甘肃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已于2001年6月2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1年6月2日 甘肃省饲料和饲料添

  《甘肃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已于2001年6月2日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维护饲料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饲料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和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检验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省农牧行政主任部门负责全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工作,其饲料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发展饲料产业的方针、政策,制订全省中长期饲料发展规划;

  (四)组织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的申报,核发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

  市、州(地区)、县(市、区)人民政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工作。

  各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兴办饲料企业,合理开发利用饲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应该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饲料产业,建立健全饲料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及时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研制、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导农村小型饲料加工厂(点)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第五条设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依法经省农牧行政主任部门的饲料管理机构或委托的县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按照权限审查,合乎条件的,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手续。

  省饲料管理机构或委托的县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收到企业的全部申请资料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

  第六条从事国家实施生产许可的饲料产品生产的企业,应当取得国务院农业行政主任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省农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产品批准文号。

  第七条饲料产品中不得直接添加兽药和其他药物。允许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其配方应当经省饲料管理机构批准。

  第八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者,一定要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仓储设施、人员、经营场地,并按规定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在同一经营场地和仓储设施内,不得同时存放或经营有毒有害物品。

  第九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执行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有关标准。自行制定的企业产品品质衡量准则应当按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和省农牧行政主任部门的规定备案。

  第十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销售记录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并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应当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第十一条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的包装,应当符合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的规定。

  第十二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应当附有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标签内容按饲料标签国家标准执行。用标签代替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应当在标签中增加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内容。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中蛋白质饲料的产品标签报县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备案。国家实施生产许可的和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的合格证书和饲料标签报省饲料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省外企业在我省销售饲料产品应当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饲料标签,国家实施生产许可的和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的合格证书和饲料标签应当按规定报省饲料管理机构备案。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