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美国因“疑含三聚氰胺”七年间扣中国食品近千批

发布时间: 2024-01-05 14:50:46 作者: 产品中心

  7年前,三聚氰胺事件席卷全国。记者统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14年2月到次年1月间公布的拒绝入境名单显示,FDA因为“疑似含三聚氰胺”而通报的中国食品出口企业有38家。

  在这份名单上,饼干、面包、蛋糕卷等成为“疑似含三聚氰胺”重灾区。这是美国一项针对中国进口食品的特殊检验政策。事实上,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去年被通报的113项“疑似品”,无一被证实含有三聚氰胺。

  记者不完全统计,7年间,数百家食品企业出口到美国的近千种食品因“疑似含三聚氰胺”被拒入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项政策其实就是针对中国食品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有某种歧视性”。记者正常采访中,数家被FDA通报的中国食品企业抱怨“被疑似”三聚氰胺给公司能够带来了无端的损失和困扰。

  但也有多家食品企业在“被疑似”的情况下,三缄其口,或者以前后矛盾的答复回复记者。业内的人表示,这反映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食品企业认识到了食品安全风控的重要性,但企业维权意识,风险管理上的水准还亟待提升。

  记者根据FDA官网统计了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间公布的拒绝入境名单,“疑似含三聚氰胺”的中国食品出口企业有38家,共113批次产品。

  被拒食品中,有糕点饼干、大米蛋白粉、黄豆粉、乳制品、焙烤食品、蛋糕、面包、虾条、米饼、年糕、鱼饲料、宠物食品等,其中饼干最多,达76批次。

  38家企业大多数来源于广东、山东、福建、上海、云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陕西、江苏、海南等地,广东最多,有12家;福建、山东次之,分别为6家和5家。且多为中小型食品企业,但也不乏福建厦门银鹭、广东嘉士利、上海福生豆制品等知名食品企业。

  FDA拒入境名单显示,2014年6月16日,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到美国的1批次花生在纽约口岸被拒,原因标注为“疑似含三聚氰胺;含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不适于食用”。

  大型饼干制造商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2014年3月7日,香葱、紫苏、咸苏打及芝麻苏打4个批次饼干同样也标上“疑似含有三聚氰胺;含有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不适于食用”。被拒入境最多的是广东惠州乐奇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6月到11月被通报9次,涉及40批产品。

  记者在南宁市出入境检疫局官网看到,其转载来自食品伙伴网的信息数据显示,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亦被FDA通报其2014年9月4日出口到美国的17批次面点,在纽约口岸遭拒,标注的原因是“疑似含三聚氰胺;含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不适于食用”。

  记者根据FDA官网资料所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过去7年间被FDA拒绝入境的中国食品、药品约为1万7千批次,其中产自中国大陆,因“疑似含三聚氰胺”被拒入境的食品约850批次。

  之所以有这么多出口食品在美被冠以“疑似含三聚氰胺”而拒入境,源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FDA对中国包括含乳食品在内的潜在风险食品启动了“进口预警”(即“自动扣留”)。

  美国FDA3月7日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该项政策是为保证美国消费市场的食品安全,FDA对于存在潜在问题的进口食品入关时的一项处理解决措施。被宣布为“自动扣留”的进口货物,须经过FDA或FDA认可的实验室检验合格,并经FDA驻当地的分支机构审核认可后,海关方才准予放行,进入美国境内销售。

  美国FDA监管运行及政策办公室全球运营和政策办公室副主任斯蒂文·所罗门此前曾表示,2008年9月FDA了解到中国儿童食用含三聚氰胺的配方奶粉而染病。FDA对中国生产的乳制品“进口预警”。此外,FDA还曾对中国养殖鲶鱼、虾、鲦鱼、鳗鱼等发布过“进口预警”,事因兽药残留物。

  美国FDA对记者解释,对列入预警中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食品,在入关时“自动扣留”,依据的是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及相关法律规定,需进行逐批检验。

  这些食品不管有无质量上的问题,都必须在口岸等待检验以证清白。经FDA或FDA认可的实验室检验合格,并经FDA驻当地分支机构审核认可后,方可准予放行,进入美国销售。若没有按照FDA要求检测或延迟提交检测报告,产品将被FDA通报。公开资料显示,美国FDA单方将中国生产的乳品、含乳食品,甚至不含乳的食品、饲料均列入“自动扣留”清单。

  记者了解到,三聚氰胺事件引发国外对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的不信任,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度对中国乳制品采取限制措施,加强含乳产品的三聚氰胺检验。不过,随着国内严控质量,近年来欧盟、日本等已相继解除了对我国出口食品三聚氰胺项目的加严检验,但美国对中国出口食品依然未彻底解除预警,实施“自动扣留”,不按规定执行,就会以“疑似含三聚氰胺”的理由列入到每月拒绝入境名单中。

  针对多年来美国FDA对华进口食品的“自动扣留”,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有关负责人此前曾公开表示,“被美方拒绝入境的产品不一定含有三聚氰胺”,美方做法不利于中美食品贸易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中国出口食品国际声誉。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同美国FDA多次谈判,美方也派专家到中国对企业、实验室做了当地考验查证,并未发现任何出口产品存在三聚氰胺问题。此后FDA减少了“自动扣留”中的中国产品品种类型,但仍将70余种产品列入清单。

  2月28日,记者就此事咨询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食品安全三处一位人士称,出口到美国的“疑似含三聚氰胺”食品如果一旦真的查出来有三聚氰胺问题,“美方一般会通报给中方质检部门,质检部门也会有监测”,不过目前质检部门还未曾发现过。

  针对国内企业情况,记者6日向美国FDA总部咨询,FDA是否考虑加强和中国质量部门磋商,根据国内食品企业对美出口质量提升的现实,逐步缩减以致取消对华食品企业出口的“自动扣留”政策。对此,FDA未给出时间表。称已与中国食品安全机构密切合作多年,共同致力于中美两国双方食品进出口及食品安全交流。探索更多的合作空间,以使双方存在一定的差异的监管系统能够协作,共同促进食品安全。

  记者采访中,许多出口食品企业甚至不清楚FDA政策。另一些企业则语焉不详,回复前后不一。山东威海东旺食品有限公司去年有3次共8批饼干“疑含三聚氰胺;未标注配料的常用或通用名”被通报。3月4日,威海东旺公司食品安全部一郭姓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前期承认有产品被通报,后又否认,公司董事长王佩君婉拒了采访。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处处长种焱对新京报记者说,一般被美国FDA通报“疑似含三聚氰胺”的食品企业都不愿被提及。

  一位受访业内的人表示,这反映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食品企业认识到了食品安全风控的重要性,但企业的风险管理上的水准还亟待提升。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建议,对此项政策造成的贸易延缓,中国食品公司能够向贸易仲裁委员会不断提出申诉,但也要研究美方要求,提高出口风险防范,加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以管理水准提升来破解技术性贸易标准难题。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