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200万吨缺口!通威最新战略性动作曝光产业未来机遇!
发布时间: 2023-12-11 06:45:11 作者: 养殖问题

  原标题:【媒体关注】200万吨缺口!通威最新战略性动作,曝光产业未来机遇!

  编者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南美白对虾生产国、贸易国和消费国。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全球约550万吨的南美白对虾年产量中约180万吨来自中国。然而这却依然不足以满足我国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据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进口南美白对虾超过80万吨,今年预计超100万吨。业者指出,未来几年我国对虾年消费量可达500万吨以上。如何填补超200万吨的市场缺口?近年来,小棚养虾模式的快速崛起似乎已经给出答案。

  起源于如东,成长于江苏,跨越于华南,小棚虾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引领中国对虾养殖产业进入全盛时期!

  为推动华南小棚养虾模式健康发展,9月16日上午,通威华南小棚虾2023年虾王争霸赛启动大会暨2022年虾王争霸赛颁奖盛典在广西钦州盛大举行。通威农发虾特料片区总经理巫胜东,通威农发营销项目总监望书生,通威农发特种料产品线总经理、通威农发特水研究所所长陈效儒博士,湛江海壹特种营销总经理余明泮,通威农发虾特料片区人力资源总监、阳江海壹内务总经理彭继伟,湛江海先锋营销总经理万超,通威农发海南海壹种苗广西大区负责人樊杰溱,以及数百位小棚虾养殖大户齐聚一堂,学习高效养殖模式,交流先进养殖经验,探寻小棚虾创富之路!

  会前,水产前沿采访了巫胜东片区总经理和陈效儒所长,了解通威对华南小棚虾发展现状的评估以及对业者的建议。据了解,巫总有着连续12年对虾料生产及团队管理经验,于今年初正式调任通威农发虾特料片区总经理。此前任职无锡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种料分公司总经理期间,通过围绕产品力做文章,5年时间内获得高质量增量超12万吨,是华东通威小棚虾料近70%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打造者之一。

  水产前沿:巫总您好,自从年初从华东升调华南以来,已逝去了大半年时间,能否回顾和总结下您带领团队所做的工作?

  巫胜东:我从华东来到华南,地理环境的变化确实不小,但工作内容其实没太多改变,还是主攻“两鱼一虾”(生鱼、加州鲈鱼、南美白对虾),将通威华东市场的成功经验在华南市场发扬光大。回顾这大半年的工作,我认为已经基本达到了之前设定的目标,自己给自己打80分:

  第一,改变以往“竞争对手卖什么,我们也卖什么”的策略,全面梳理产品线,淘汰一部分小众产品,让市场团队更能够集中精力,也帮助内务团队聚焦主销产品,实现批量化生产、产品质量更稳定。第二,对标华东市场打造产品力,坚决对主销产品提质提价,用更高定位的产品帮助养殖户获取更好的收益。第三,评估市场团队的工作效果,根据结果做调整和优化,为优质人才留出更多空间。我们也欢迎更多有志之士加入通威农发,来到阳江海壹,携手共谋发展!

  巫胜东:华南和华东水产养殖有着很多共性。观察华南爆火的小棚虾背后的养殖户不难发现,他们基本是江浙人。我在华南走访客户时,也经常遇到以前在华东熟悉的身影。不只是小棚虾,两地在其它特水品种上的互动也颇为频繁。像华东的生鱼、加州鲈鱼的苗种,基本产自华南,而华南的罗氏沼虾苗,又大多来自华东。

  也有不同点,比如华南小棚的起点远高于华东。小棚模式在江苏如东刚起源时,我就和它打交道,到现在已逝去十余年。华东小棚能达到今天的规模和效益,是慢慢摸索出来的。而华南小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刚起步棚产就超1000斤。但最大的差异在于气候和水土环境。华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一年四季不用锅炉加温也可以养虾,单这一项冬造虾就能节省3-5元/斤的成本。但华南存在水质、土质反酸的劣势。我走了很多园区,目前来看,不反酸或者解决了反酸问题的园区基本养得很好。

  2022年虾王争霸赛颁奖盛典上,通威农发营销项目总监望书生为养殖达人(部分)颁奖

  水产前沿:陈所长,最初小棚模式来到华南时,许多业者都持怀疑态度,认为难以复制。但事实却是华南小棚发展顺利且规模逐步扩大。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陈效儒:的确。发展十余年来,小棚模式在华东的成功不单在于成熟的养殖技术,还在于饲料、苗种、动保、检测、流通等完善的配套服务。而华南以前没有小棚,各方面和华东也存在比较大差距,再加上对天气、水质等的顾虑,大家有观望心态十分正常。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华南传统养虾模式举步维艰,譬如去年广西外塘春季虾的成功率仅约一成,大家都养怕了,迫切希望找到一条出路。这两年华南小棚技术不断成熟,成功率逐步的提升,配套逐渐完备,像刚巫总提到的反酸问题已有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打消了业者的怀疑态度,还吸引带动周边的本地力量参与。所以,随着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获得成功,慢慢的变多的人选择跟进,促使了华南小棚规模不断扩大。

  2022年虾王争霸赛颁奖盛典上,通威农发特种料产品线总经理、通威农发特水研究所所长陈效儒博士为养殖好手(部分)颁奖

  陈效儒:我分享几组数据:从成功率看,在2022年的冬棚虾和今年的春季虾,粤西、广西一带的小棚平均成功率达到75%,其中通威客户的成功率在90%以上,外塘养殖户的成功率普遍在20%-30%,高位池更低;从盈利情况看,华南小棚养殖户中,40%实现盈利,30%保本或略微盈利,30%亏损。反观其他模式,土塘养殖户中40%亏损,30%盈利,30%持平,高位池养殖户中仅有20%是盈利的;从棚产看,目前华东小棚普遍能达到1800-2000斤,而华南小棚平均棚产在1300-1400斤,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一,要注意反酸问题,加强水质监测和调控。这必然的联系到苗种成活率,极为重要。

  第二,尽可能地选择正规、大型、有公信力的苗种和检测企业。苗种选择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前几天我在如东调研时发现,目前检测行业也存在一些乱象。在此我提示警醒我们要做好甄别筛选。

  第三,关注苗期营养。为什么传统土塘养殖成功率低?其中一点就是一些养殖户觉得放苗前期塘底有吃的,就不给虾苗喂料。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人如果小时候经常吃不饱,身体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对虾也一样,苗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后期难大、慢大。这也是怎么回事通威坚持不懈地在推广对虾苗期专用料——“开口乐”。

  第四,加强弧菌防治工作。对小棚模式而言,如何防治弧菌仍是痛难点。目前通威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部分技术已转化到“虾肝强”等产品当中,接下来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加速成果转化。

  第五,选择品质优秀、质量稳定的饲料。大家都能看到,近年来鱼粉、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暴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始终相信每家饲料企业都希望可以有好产品支撑销售和经营。但在高压下,一些企业的动作和理念就会发生变形,导致饲料系数从今天的1.0,变成明天的2.0,后天可能又回到1.0。这种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伤害。因此希望我们大家同样擦亮眼睛,多对比,多询问。

  2022年虾王争霸赛颁奖盛典上,湛江海壹特种营销总经理余明泮为养殖能手(部分)颁奖

  陈效儒:客观来说,很多养殖户朋友受限于专业水平和硬件设施,鉴别饲料有一定难度。但也有小技巧。就像刚才提到的,要做好“攻略”,选择有实力、质量稳定、口碑好的饲料。同时,我们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开水泡料”的方法,观察对比饲料的气味、颜色、水中稳定性等。如果闻起来不新鲜、发臭,肯定是用了劣质原料。如果颜色发红,可能是用了较多的虾粉,而不是鱼粉。如果水面上漂着一层油,那么证明加工工艺不过关,存在冒油现象。如果泡水后搓起来有颗粒感,可能是粉碎细度不够,也可能是用了肉骨粉。此外,也可以亲自尝尝饲料的口感,如果自己都觉得比较难吃,大概率虾也不喜欢吃。

  水产前沿:回到养殖,毫无疑问盈利是最直接、最关键的衡量标准。那么,华南小棚虾该怎么样保持持续盈利?

  巫胜东:养虾好比开赛车,饲料厂提供赛车,养殖户是赛车手,大家根据棚产、长速、效益一决高下。其中的佼佼者,不仅是行业标杆,往往也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期望通过举办养殖比赛,群策群力,让行业发现高手、看到未来方向,进而提升整体养殖技术和盈利水平。

  陈效儒:有几点建议供参考。第一,要充分的发挥华南全年可养殖的优势,根据温度、气候的变化规律合理规划养殖节奏,避开高温和台风高发期,并在上市时与其他主产区错开,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第二,杜绝赌徒心态,牢记选择大于努力,选择质量稳定的饲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养大虾,拉高产量,摊低综合成本。

  巫胜东:中国小棚虾起源于如东,成长于江苏,跨越于华南,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引领中国对虾养殖产业进入全盛时期!短短两年时间,华南小棚的数量已经从0暴涨到近6万张。在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加持下,我认为华南小棚未来大有可为,达到并突破10万张指日可待!

  作为饲料企业,我们更多要做的就是把饲料产品做好,让养殖户达成预期效果,实现稳定盈利。相信我们大家也看到,近期通威农发对华南市场开展组织及人事调整,新设立的华南一区将拥有阳江海壹、珠海海壹、珠海海为、广东通威生物(待建)4大核心虾特料生产基地。本次调整也是希望能够通过整合资源,帮助市场团队聚焦虾特料,实现通威农发在华南的大发展。

  2022年虾王争霸赛颁奖盛典上,通威农发虾特料片区总经理巫胜东为养殖高手(部分)颁奖

  巫胜东:依旧是建议大家保持理性,合理规划,认真选择。祝大家养殖越来越顺,效益越来越好!

  巫胜东表示,华南小棚虾具有成本低(不烧锅炉)、卖价高(贴近消费市场)、放心养(全年可养殖)三大优势,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但与华东相比,目前华南小棚虾的养殖水平还有巨大提升空间。随着近年来虾价波动剧烈,未来华南小棚虾的盈利机会点在于:提高成数、提升产量、错峰上市、抢卖高价。

  从2010年起,通威见证了小棚虾在13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威小棚虾料的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超30%,去年在华东的市场占有率达67%!这正是他认为2023年通威能在华南小棚虾市场同样大放异彩的底气所在。

  通威农发特种料产品线总经理、通威农发特水研究所所长陈效儒博士分享《多赚钱才是硬道理每棚多赚12000元》

  陈效儒博士提到,相比土塘和高位池养殖模式,小棚养殖稳定性强,赚钱比例最高,亏损比例最低,相对可控。“决定小棚虾效益在于小棚产量和卖虾价格。其中,小棚产量取决于虾苗存活率、用料档次、平均规格等,卖虾价格取决于卖虾时间、平均规格、卖虾品质等。”

  “小棚虾养殖户赚不到钱,往往是因为成数低、长速慢、抓不住行情。提高产量、养大虾、抢卖高价才是盈利的关键。”陈效儒博士表示,小棚冬造虾养殖关系一年成败、不容有失。为此,通威推出“棚虾三件宝”,助力养殖户每棚多产380斤、每斤规格大3头、每棚多赚12000元。

  如何选好苗、养好虾?樊杰溱指出,常规的挑选苗种标准为: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肠道粗壮,肝胰腺清晰;摄食凶猛,粪便较多;活力强,逆水性好。因此,养殖户能够最终靠逆水性观察、抗离水实验、试苗法来挑选种苗。“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实地调研以及大数据分析,海南海壹确定2023年广西小棚苗的种虾继续选用顶丰(TOP)快大品系,最新两批1200多对种虾8月已陆续到场,目前完全调整好状态备战冬季小棚。”

  余明泮表示,目前很多小棚虾养殖户赚不到钱,究其原因是产量低(不足1200斤)、长速慢(150天才上市)、使用低质饲料(料比高达1.5)。今年秋季小棚虾启动在即,通威此时拿出500万元大奖举办华南小棚虾虾王争霸赛,就为了给养殖户提供小棚虾最优增效方案,并通过寻找榜样,带领养殖户发家致富。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