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福有线年,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在我国华中水产养殖区域暴发性发生以来,已经给不少的水产养殖业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期间有不少人因此而破产,导致一些多年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业者,其产业也难以为继!
又到了水产养殖业者应该为越冬鱼类体内贮存营养与能量的时节了。本文内容旨在再次劝告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在现阶段要注意采用品质优良的鱼用饲料,投喂拟进入越冬培育的养殖鱼类,使这些越冬养殖鱼类体内贮存下足够供越冬期间消耗的营养与能量。预防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发生、避免因“越冬综合征”的发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自2017年以来,主要在我国华中地区开始流行养殖鱼类的所谓“越冬综合征”。因为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是发生在每年的初春时节,在养殖水温尚比较低的水体中,使用水产用兽药难以发挥出正常的药理作用;在低温水体中,养殖温水性鱼类的食欲尚不旺盛,通过口服给药途径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往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疗效。
为了有效地预防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发生,建议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在进入越冬期前,对养殖鱼类投喂品质优良的饲料,确保进入越冬期的养殖鱼类体内能贮存充足的营养与能量,确保养殖鱼类能安全越冬。此外,越冬鱼类若发生“越冬综合征”后,采取的防控措施与方法要注意客观环境条件,尤其是不要滥用号称能治疗水霉病的任何药物以及各种杀虫药物。对体内有致病性细菌感染的养殖鱼类,在分离致病菌、完成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水产用抗生素类兽药,实施精准用药;与此同时,采用品质良好的二氧化氯、漂白粉和三氯异氰尿酸等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实施消毒,间隔1天用药1次,连续2次的给药途径,是预防养殖鱼类水霉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拥有水产养殖业经验的水产养殖业者都知道,淡水养殖鱼类疾病高发时间与严重流行季节,往往都是每年的高温季节。但是,自2017年以来,在我国华中地区的一些水产养殖区域,在尚处于低温时期的初春,就慢慢的出现了越冬鱼类所谓的“越冬综合征”,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现象。因为越冬鱼类的“越冬综合征”暴发时期处于低温季节,给水产养殖业者控制这种病害造成了不少困难。因此,在华中水产养殖地区,刚度过漫长冬季的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若发生,往往就会给相关水产养殖业者导致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但是,我们从华中部分水产养殖区域养殖业者反馈的信息得知,近年来各水产养殖地区的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依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本文内容是报告我们在过去的几年中,关于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发生原因和防控对策的调研结果,将其写在这里的目的,是为广大水产养殖业者预防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清楚地了解水产养殖动物某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制定有效防控疾病措施的重要方法。通过我们对华中地区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发病原因的调研,初步证明了我国华中地区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存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2021年4月,我们在位于江苏省射阳县的某养殖场进行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病因调研时,参与座谈的有几位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水产养殖业者对我们陈述:“我们过去使用某饲料公司生产的鱼用饲料,1吨饲料可以养出1300斤甚至更多的鲜鱼来,而现使用一些饲料公司生产的鱼用饲料,投喂1吨饲料连900斤鲜鱼也难以养出来”。
根据水产养殖业者的上述说法,我们对发生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做出了如下推测:由于最近几年来,国内、外饲料原料价格不断地走高,部分饲料企业为了让自家生产的鱼用饲料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价格这一块的优势,在鱼用饲料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劣质原料作为优质饲料原料的“替代品”,直接引发了所产出的鱼用饲料营养价值低劣,导致水产养殖业这用同样数量的饲料,就难以养殖出相同数量的鲜鱼来了。
鱼类属于变温脊椎动物,在进入水温较低的冬季后,养殖鱼类的摄食量会大幅度地减少甚至“停止”摄食。因此,在漫长的越冬期间,养殖鱼类主要是依靠在进入越冬期前摄取的饲料,转化储存在养殖鱼类体内的营养与能量物质维持其越冬期间正常地生存。进入越冬前的养殖鱼类摄取饲料质量的优劣,必然的联系到越冬鱼体在越冬期间的营养与能量储存是否能充分满足其营养与能量消耗的需求,这对进入越冬期间养殖鱼类健康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越冬后的初春时节,之所以有多种摄食性养殖鱼类,因为所谓“越冬综合征”而出现暴发性地死亡,我们推测是与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前摄取饲料的营养元素不平衡或缺乏,即饲料品质低劣是存在密切关系的。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得知饲养在同一池塘中的不同食性的养殖鱼类,越冬后初春时节出现“越冬综合征”的情形是不同的。出现“越冬综合征”的养殖鱼类主要是摄食性鱼类,而同池饲养的滤食性鱼类,患该病或者死亡数量均比较少。这种现象可能意味着摄食性鱼类在越冬前因为饲料中营养的东西不平衡或缺乏,导致其储存在鱼体内的营养与能量,不能够满足其机体在漫长的越冬期间消耗的需求。
图1 易发生“越冬综合征”的几种摄食性鱼类大量死亡的情景(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从养殖鱼类出现“越冬综合征”较多的水产养殖区域,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出现“越冬综合征”非常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四川等部分水产养殖地区,而越冬期较短或者冬天水温比较高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水产养殖地区,则较少出现在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因“越冬综合征”而暴发性死亡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福建等水产养殖地区由于在越冬的时间段内,也能对越冬期间的养殖鱼类坚持继续投喂饲料,也就没再次出现处于越冬期的养殖鱼类体内营养与能量消耗殆尽程度的问题。而在我国的越冬期更长、冬天的水温较我国华中地区更低的山东、辽宁、黑龙江等水产养殖地区,为什么也很少出现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因“越冬综合征”而暴发性死亡的现象呢?依照我们调查的最终结果做出如下初步推测,其原因可能就是这些水温更低的水产养殖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多年来已经习惯于采用“饵料系数”评价和选用养殖鱼类的饲料,并且往往将“饵料系数”计算到小数点后2~3位,籍以选择和评价自己每年用于饲养鱼类的饲料。我国一些年产鱼用饲料量巨大的公司生产的鱼用饲料,之所以难以进入我国这些水产养殖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对鱼用饲料质量具有极为苛刻的要求。他们每年都在采用计算到小数点后2~3位的“饵料系数”,不断地评价着各个饲料生产厂商生产的鱼用饲料质量的优劣,而质量低劣的鱼用饲料,也就很难被这些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所接受并使用。
在我国的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控水产养殖动物发生各种疾病,实施“四消四定”的措施,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在水产养殖实践中总结出宝贵经验。所谓“四消”就是采用适宜的消毒剂对养殖用池塘、鱼种、工具和饲料进行消毒。
因此,池塘和鱼体上的病原生物由于未经过消毒而被处理掉,在运输途中受伤的鱼体在越冬的低温时节,其伤口也难以迅速痊愈,直接引发了在养殖环境中常在的各种致病生物,就很容易进入鱼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外观主要病变症状就是体表“溃疡”和水霉菌丝在体表大量附着。溃疡病症的出现可能与鱼体在运输期间受伤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水霉病是属于继发性疾病,也只有在鱼体存在伤口的部位才有机会能感染水霉菌丝,而现实出水霉病症状。
自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开始发生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工作者们先后从患“越冬综合征”病鱼体内,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loumnare)等多种致病性细菌,有人还从患“越冬综合征”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内分离到了致病性病毒,还有人从患“越冬综合征”的养殖鱼类内检测了指环虫(Dactylogyrus spp.)等多种能危害养殖鱼类的各种寄生虫。
在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环境中,能导致养殖鱼类患病的各种致病生物几乎都是常在的。然而,当养殖鱼类身体没有外伤、体质良好而机体的免疫水平稳定而正常的情况下,养殖鱼类是难以被来自环境中的各种致病生物所感染而致病的。而对于经过漫长的越冬期未摄食的养殖鱼类而言,如果是由于在运输途中受伤而给越冬鱼体留下了外伤,或者是由于越冬前摄食劣质饲料而未能在其体内储存下足够越冬期间消耗的物质能量,导致这些鱼体的免疫水平低下而失去机体的免疫保护机能。当这些免疫力低下的养殖鱼类,一旦遭遇到越冬池塘环境中常在的病原生物(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等),就很容易被感而进入越冬鱼类体内而加速其“越冬综合征”的发生。对于由于食物中营养不足而免疫力低下的越冬鱼类而言,被感染而进入鱼体内的各种致病生物,可能仅仅是引起“越冬综合征”发生的“帮凶”。在任何一种免疫水平低下或者已经失去了免疫保护力的患病鱼类体内,发现一些来自养殖环境中常在的致病生物或者“条件致病生物”,都应该是不难理解的问题。
对于有一定养殖经验的水产养殖业者而言,如果真正明白了越冬后初春时节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死亡的“越冬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就应该能大致能明白如何采取应对的措施了。这里,我们将防控养殖鱼类“越冬综合征”的措施简要地介绍如下。
鉴于引起养殖鱼类的“越冬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养殖业这在养殖鱼类进入越冬期前投喂了劣质鱼用饲料,导致养殖鱼类在越冬期间体内储蓄的营养与能量不能够满足消耗的需求。根据“对征施治”的原则,广大水产养殖业这就应该在养殖鱼类进入越冬期间,选用品质优良的鱼用饲料投喂养殖鱼类,以弥补养殖鱼体内营养不平衡和不足的状态。作为预防“越冬综合征”的主要措施,就是对于准备进入越冬的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一定要选择投喂品质优良的鱼用饲料,让养殖鱼类在其体内能储备下足够在越冬期间消耗的营养与能量。而在养殖鱼类完成越冬后的初春,虽然水温上还比较低,也要尽量做到尽早开始投喂优质饲料。只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投喂鱼用饲料数量上要尽力做到少量多次。
越冬期间以及越冬后的初春,要做到坚持对越冬鱼类投喂少量鱼用饲料。对养殖鱼类在越冬期间完全停止投喂饲料的传统做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即使在厚冰覆盖的湖泊和池塘中,人们也可以钓上摄食鱼类来,就已经证明即使在寒冷的越冬期间,水底层的养殖鱼类还是会有食欲的,也是可以摄食的。因此,尤其是在天气晴朗或者水温较高的冬日里,应该在越冬池塘内投喂适量的优质鱼用饲料,补充越冬期间养殖鱼类的营养与能量消耗。需要注意的是,投喂饲料后要及时地检查越冬鱼类对投喂饲料的摄食状况,并且适时调节投喂饲料的数量。
在将养殖鱼类放入越冬池塘前,应该尽量提高越冬池塘的水深,尤其是准备用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和黄颡鱼的越冬池塘,其池水水深最好不要低于2.0m。在越冬以后的初春时节,当养殖水体温度逐渐上升的时候,应该逐渐减低养殖池塘的水位,便于池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池水水温能快速地上升。
对于越冬后的养殖鱼类,要尽早地开始投喂鱼用饲料,最初投喂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摄食情况做到少量多次。注意在鱼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调节剂(最好是直接投喂添加有酵母免疫多糖的鱼用饲料),通过调节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机能,达到迅速调节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的免于防御功能的目的。
对于养殖鱼类发生的“越冬综合征”防控,要格外的注意避免滥用药物。譬如不少患有“越冬综合征”的病鱼,均显示出“水霉病”症状(图2)。
图2 患“越冬综合征”的各种养殖鱼类呈现水霉病的症状(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水产养殖业者采用药物企图治疗“越冬综合征”显示水霉病的病鱼时,就陷入到了药物医治水霉病的误区。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应该明白,迄今为止,还没有能有效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药物。而对于养殖鱼类的水霉病,也只能采取预防的措施。采用质量较好的水产用消毒剂(如二氧化氯、三氯异氰脲酸、漂白粉等),在养殖水体中全池泼洒,消灭养殖水体中存在的水霉菌,就是预防水产养殖动物水霉病的措施之一,也是对患有“越冬综合征”的养殖鱼类恢复健康有利的防控措施。
注意及时地将已经死亡的养殖鱼类从越冬养殖池塘中捞起,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已经死亡鱼体中释放出更多的致病性病原生物,造成对养殖池塘中尚未发病养殖鱼类的感染。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