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蛙董事长朱向荣:餐饮+饲料+动保股权创新打造牛蛙全产业链王国!
发布时间: 2024-03-10 21:23:03 作者: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

  从销售牛蛙及牛蛙饲料起步,到“破天荒”开办全国第一家主题餐饮,再到率先采取股份制入股饲料厂,生产自己的饲料,并于今年投身牛蛙动保领域,继续采取合作模式,生产咏蛙动保产品,以便更好地从源头把控牛蛙的品质,养出高质量牛蛙。福建咏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咏蛙)董事长朱向荣在这个行业的发展路径,似乎与大部分“牛蛙人”不同,可以算得上是行业首例,也在一直引领着这个行业的发展。

  在大多数人创立牛蛙饲料厂的年代,他已经通过合作共赢的模式,将自己的牛蛙主题餐饮店壮大。2019年,他与饲料厂展开合作,完成自己“生产牛蛙饲料”的夙愿,并最后收购饲料厂部分股份,促进厂内设备升级,让这个老牌饲料厂换发“第二春”。他还任用职业经理人打理福建咏蛙的不同板块,以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在采访中,朱向荣告诉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合作共赢”是他构建自己的牛蛙王国的秘诀。今年,他还开始投身牛蛙动保领域,继续采取合作模式,生产咏蛙动保产品,以便更好地从源头把控牛蛙的品质,养出高质量牛蛙。

  回望过去,朱向荣与其他“牛蛙人”们的发展历史,似乎也折射着牛蛙这一产业的发展:从籍籍无名,到发展壮大,并最后慢慢的变成为“网红”产业。在这背后,牛蛙已拥有了超过5万家餐饮企业,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

  面对着大公司进军牛蛙产业的挑战,他也丝毫不惧:“我认为大公司的到来是好事,有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市场也会自动进行调节,促进行业进步”。

  朱向荣:我从1987年就开始养牛蛙了。那个年代的牛蛙其实很多都是从台湾进口的,大陆这边养牛蛙的很少。也正是因为少,牛蛙的斤价经常能够达到30多元,价格是很高的。我还记得当时我一天能赚100至200元,收入很高。

  但我刚开始卖牛蛙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牛蛙这种东西,餐饮店一看到就怕得要死。你想一只牛蛙,大的有一斤多,他们从来没见过,也接受不了。但我当时看好这个细致划分领域的发展,也就咬牙做下来了。

  2009年12月,我开设了第一家咏蛙田鸡餐饮店。一开始的想法也很简单:当时我做流通,有时牛蛙没那么快全部卖掉,我就想自己做餐饮,既能把控好源头的牛蛙原材料,也能解决掉部分牛蛙的流通问题。而且行业在发展,如果没有进步,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可能是第一个做主题餐饮的企业。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当时很多人进军牛蛙饲料行业,开起了饲料厂。为什么没考虑开办一个饲料厂?

  朱向荣:一种原因是出于资金的考量。我不太喜欢负债的感觉,但是要做饲料厂,以我当时的资金量,无论怎么算都需要负债,我就很难去尝试。所以我决定先从餐饮入手,慢慢发展,积累起资金之后再开办饲料厂。也是从当时起,牛蛙饲料厂就成为了我的一个梦想。所幸,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我也有了能力去完成这个梦想。

  朱向荣:我们从2019年6月开始,和银豪生物科学技术(厦门)有限公司(下称银豪)开展了合作,进行牛蛙饲料的生产。一开始还是用他们的生产线,后来为了更好地把控品质,做高品质质量的牛蛙饲料,2022年,我们入股了银豪。这段时间我们还计划收购一块70亩的土地,再建设新的生产线。如果新生产线建立,就能做到一天生产1200吨饲料。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纵观你的发展历史,“合作共赢”在其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这也是行业中少有的一种发展模式。为什么想到合作?

  朱向荣:实际上,合作的理念已深入我的经营路程中。通过合作,我可以汇聚最专业的人才,也是通过合作,我可以涉足我或许没那么了解的领域。通过这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做到共赢。

  就像我与银豪的合作。我们与银豪合作后,促进他们进行设备升级,从日产100多吨,到膨化料日产300多吨,还没有算虾料及颗粒料的产量。

  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能给福建咏蛙提供高质量的牛蛙饲料,另外一方面也对银豪进行了激活,让这个老牌饲料厂焕发了新生机。今年,我们预计整体销售4至5万吨牛蛙饲料。

  但是我觉得,这场合作我收获的、最值钱的不是他们的厂房地皮,也不是设备,而是银豪成熟的生产团队和一线业务员。人才才是最大的财富。

  朱向荣:是的。我们与湖南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坤源)合作,于今年成立了厦门咏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牛蛙动保产品的研发推广。坤源集团2023在湖南长沙年投入运行了近2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并专门注册其集团控股独立运营的湖南坤源生物技术研研究院,同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动科院、动医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全方位合作,从水生动物营养、植物提取、微生物菌种筛选、抗菌肽、新型化合物合成、水生动物疾病防控基础研究等全方位进行一系列研究开发,有很强的研发实力。我对他们的产品质量来了解后,觉得很不错,双方的合作意向也很强烈,于是我们一起成立了一个企业,专业生产高端、高质量的牛蛙动保产品。

  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我可以在饲养环节更好地对养殖户的养殖质量进行把控,以此拥有更健康的牛蛙。事实上,用了我们的牛蛙动保产品后,养殖户用抗生素的概率减少了很多。这也更符合花了钱的人食品安全的要求和未来牛蛙绿色发展的大趋势。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现在有不少大企业进军牛蛙养殖行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朱向荣:总体来说,我是持欢迎态度的。大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后,或许有助于推动养殖牛蛙的合法化,与牛蛙绿色养殖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大企业也会带来竞争。我觉得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跟着去进步。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在这一行业中还是有空间的。

  而且,中小企业也具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较为灵活。在购买原料时,只要我拍板,那就可以去做,盈亏我们自担。但是大企业在这方面可能也会有自己的考量,相对来说整体会谨慎一些。

  有人担忧在未来可能出现“价格战”。我觉得市场会对一系列行为进行调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福建咏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向荣(左),福建咏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波(右)

  朱向荣:我们与另两家公司一起,沿用银豪、坤源的合作模式,成立了福建鹭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鹭港)。鹭港已经在漳州拿了一块地,准备进行厂房建设。对这个公司,我希望能做成“一个生产基地,三个销售公司”的模式。计划4年后,银豪、鹭港,再加上我们咏蛙,一年能生产牛蛙饲料20万吨。

  实际上因为牛蛙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特殊性,我们的这种合作更像是报团取暖,各自发挥专长,从而将优势最大化。

  我非常看好牛蛙产业的未来,它的大众接受度很高,料比转换率也很高。这几年就算遇到了疫情,牛蛙产业也还是呈现一种增长的态势。这两年虽然有很多人涌入牛蛙这一行业,但我认为市场自动会对这种态势进行调节。

  未来,我会按照福建咏蛙正常的发展规律,稳健发展;用专业的运营团队、高质量的产品、覆盖全程的产业链,继续在牛蛙这个行业深耕。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