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养殖降低饵料系数的7种方法
发布时间: 2024-03-01 03:22:18 作者: 养殖问题

  饵料正确使用与否关系到水产养殖效益的高低,只有充分的发挥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以较低的饵料系数取得较高的产量,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降低饵料系数的7种方法介绍如下:

  施放基肥,适时追肥,按不同时期培养相应的天然适口饵料是进行水产养殖降低饵料系数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虾、蟹类养殖及鱼种培育阶段显得格外重要。虾、蟹类养殖中,刚进入到养成阶段的苗种,大都体嫩纤小,此时天然浮游生物中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及小型底栖生物是它们的绝好食物。它们不但营养全面,而且易于取食,对虾苗、蟹苗的生长极为有利。因此,培养这些天然饵料生物,便是很重要、非常急需的措施。生产实践证明,一般在虾蟹类生长期内,如可得到充足的天然饵料,便可节省人工饲料1/3以上。有良好的天然饵料的虾类养殖水面,使用的虾类人工饲料的饵料系数可降低到1.0以下,成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这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主要的因素。水中溶氧量低,养殖对象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即使食入饲料,也会造成消化吸收率低下、生长速度减缓、饲料利用率低、饵料系数增大的状况。因此,在投喂饲料时,一定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及天气变化。当水中溶氧量低、气压偏低、天气闷热浮头时,不要投饵,待情况好转后再行投喂。一般在日出后两小时,水中溶氧达4毫克/升以上时再行投喂。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采取注入新水、调节水质、清除过多淤泥、使用增氧机,并监测水质理化指标等措施,来达到溶氧充足、降低有害化学气体含量、利于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之目的。

  当前养殖水域都会存在着水质状况不良的现象,致使养殖水体各种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超标,养殖对象一直处在不良甚至危及到生命的恶劣环境中生活。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即使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优质饲料,也绝对得不到良好的饲料报酬,饵料系数肯定居高不下,使养殖效益降低。因此,在水产养殖中,要打造良好的水体环境条件,进行绿色生态养殖,才能大大降低饵料系数,提升产品的质量与数量。

  采用新型养殖技术,例如当前淡水养殖中,正在推广的80∶20优质吃食鱼为主的养殖技术,与传统的多品种混养技术相比,由于优质鱼比例大,并采用投饵机投饵的科学投饲方法,因而产量高、利润丰,饵料系数普遍较低。同时,该种技术在养殖过程中减少了水质自身污染,优化了养殖水体环境,进一步促成了饲料的转化率,也逐步降低了饵料系数。

  养殖品种的优劣是决定生长速度并影响饵料系数高低的主要的因素。无论是鱼类、虾类、蟹类、鳖类乃至贝类,都应选择比较适合当地或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进行放养。比如放养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苗,在使用相同的饲料等条件下,其增重速度及整体产量、个体规格,均较放养其他水系的蟹苗效果优异,而且饵料系数低得多。

  正确选用优质饲料,放养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决定饵料系数的重要的条件。因此,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天气特征情况、水质状况及生物状况确定合适的放养密度,即最适放养量。此外,养殖对象的放养规格、质量是放养技术中决定饵料系数的第二个因素。放养品种的规格、质量总体要求是:整齐一致、无病无伤、种质纯正、健康活泼。若放养品种的质量好、身体健壮,则食欲旺盛,消化吸收率强,对饲料的能量转化率亦高,增重快速,表现在饵料系数上便会降低。

  市场上销售的饵料品种在质量上生产日期有长达一年以上的,也有近期生产的,有刚浸提压制的,有发生霉变的,这种质量上的差别,在使用中必然影响到饵料系数的波动与变化。因此在饵料选购或使用中,应当严把质量关,并在贮存中注意防潮、防霉。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