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地区河蟹养殖现状、有一定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2-29 01:43:35 作者: 养殖问题

  昆山是江苏省渔业重点市(县)之一,近年来,昆山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目标,立足“阳澄湖大闸蟹”特色名片,大力推广虾蟹生态养殖。但受到病害、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河蟹养殖收益波动较大。因此,为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本文梳理了近年昆山地区河蟹养殖生产情况,分析了不同年份养殖成本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力图找出影响河蟹养殖经济效益的因素,并提出参考意见。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深入全市涉渔区镇河蟹养殖户,在塘口开展一对一入户调研,就养殖户基础信息、养殖品种、养殖投入、经济效益及病害等情况做了信息采集。

  通过对养殖户的调研,如表1所示:河蟹养殖主体老龄化非常严重,年轻人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养殖户,60岁以上从事水产养殖的老人占比超20%,2021年更达到44%。伴随老龄化的同时,养殖户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超90%养殖户只有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中专及以上凤毛麟角。同时,昆山河蟹养殖主要以家庭为单位,户均养殖面积小,户均养殖面积约22亩,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年轻血液融入,高素质养殖人员缺乏的局面越发严重。

  调查显示,昆山地区扣蟹的放养量长期稳定在1 100只/亩左右,经过控制放养密度,以提高河蟹规格。随着大规格扣蟹养殖技术的推广,放养扣蟹规格有提升趋势,受苗种价格因素和放养大规格扣蟹影响,近几年苗种成本有上涨的趋势,2019和2021年苗种成本高达近1 500元/亩。

  调查显示,昆山地区河蟹养殖过程投喂冰鲜鱼为主的动物性饵料、颗粒饲料,同时搭配鲜活螺蛳和以玉米、豆粕为主的植物性饲料,年成本浮动变化不大,约2 100元/亩。颗粒饲料和动物性饵料投入成本基本保持1∶1,由于2018年河蟹价格较高,提高了养殖户投喂冰鲜鱼的积极性,2019 年 动 物 性 饵 料 较 植 物 性 饵 料 使 用 量 高236.3%。但随着2020年农业农村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冰鲜鱼使用热度降低,2021年冰鲜鱼投喂量下降到正常水平,但占比依旧高达38.98%。

  的成本最重要的包含塘租、苗种、饲料、渔药及水质改良剂等,其中饲料费、苗种费、塘租费占总成本的 80%以上。近几年养殖成本有了小幅提升,2021年较2017年亩成本增加了约1 245元。其中,塘租费的增加是重要原因。随着昆山地区渔业园区建设推进,改造后养殖池塘租金普遍提升了600~800 元/亩 , 调 查 显 示 2021 年 塘 租 费 较2017年增加了371元。与河蟹苗种费用增加趋势不同的是,套养青虾的费用有下降趋势,2021年套养青虾成本下降了655元,降幅达73.67%。虽然近年来昆山大力推广河蟹套养青虾技术,但由于套养秋虾收益的降低,更多的养殖户只套养一季春虾。水电费的增加主要反映了养殖户对水中溶氧的重视,增氧机的使用更加频繁。由于昆山地区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一般不需要雇人,因此无额外人工成本。

  近几年昆山地区河蟹养殖平均亩净利润波动较大,2021年最低仅2 516.82元。昆山地区主养精品大闸蟹,市场供不应求,销售价格较高,尤其是2020年受到病害、异常天气影响,河蟹大幅减产、品质欠佳,市场上好蟹供不应求,价格达到141.38元/千克的高价。2020年昆山河蟹主产区巴城镇池塘养殖河蟹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也助推了本地河蟹价格的提升。即使有“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加持,2021年受整体市场行情和品质欠佳影响,价格回落到往年水平。同时受产量影响,2021年河蟹养殖亩效益降至2 516.82元。调查显示,青虾产量有一下子就下降趋势,明显影响套养青虾的增收作用。随着河蟹规格的逐步的提升,尤其部分养殖户秋虾捕捞时间晚,成熟后的河蟹对青虾有较大影响,青虾产量一下子就下降,甚至几乎无产量,养殖户套养秋虾意愿大幅下降。

  一是受全国全力发展河蟹养殖的影响,市场明显供大于求,且经济下行带来消费力降低。全市主销的大规格礼品蟹首当其冲,与往年相比,近年来价格波动较大。二是无序生产和放养“大规格”亲本培育的蟹种,增加了养殖风险,如蟹种成本高、回捕率低、残蟹比例高、成熟期延后等问题突出。三是渔业投入品监管难,所谓“非药品”鱼龙混杂,存在生产和安全风险隐患。四是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养殖观念和技术掉队,许多养殖户停留在多年前的养殖管理上的水准,新技术如点状弥散型复合增氧技术、全程饲料养殖技术等的应用推广还存在死角。

  应用全程饲料养殖技术。同时,重视螺蛳在虾蟹生态养殖中发挥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提高放养的普及率和放养数量。种质上应选择口碑好、质量佳的苗种,避免一味追求“大规格”,要综合产量、规格、效益及销售方式选择正真适合的扣蟹。

  生态养殖是近年倡导的健康养殖理念。围绕以河蟹为主养品种的立体生态种养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河蟹套养青虾模式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已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针对河蟹套养青虾减产问题,秋虾套养要科学把控放养时间和品种,7月底前套养青虾“太湖2号”,20天后可逢青虾价高时起捕上市。在河蟹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青虾产量的提高可以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效益。

  湖大闸蟹、兴化泓膏蟹、扬州宝应湖蟹、金坛长荡湖蟹等新老品牌的涌现,逐步提升了河蟹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政府要在品牌打造、宣传和营销上给予保障,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深入挖掘渔业的生态、休闲、文化功能及内涵,突出“渔+旅”融合。养殖户要用好区域公共品牌,提高河蟹养殖的附加值,确定保证产品优质优价。每年的中秋、国庆期间河蟹价格较好,但由于河蟹成熟度不够、上市量太少,可通过养殖早熟新品种、提前放养、雌雄分养、插苗放养等模式做到提前上市,取得好的效益。

  能力 政府要充分认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渔业经纪人、现代养殖户等)的政策扶持,引导和扶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返乡投身大闸蟹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进程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推动渔业生产向“专业化、公司化、规模化”发展,引导和培育具有一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慢慢地加强市场开拓和辐射带动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