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饲料

产品中心

营山农业主导产业“一路生花”

发布时间: 2024-06-15 06:35:25 作者: 蛙类饲料

  5月10日,营山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之一的骆市镇游乐村,一望无垠的麦田里,10余台收割机来回奔忙,将颗粒饱满的麦穗尽收囊中。笔者随手拾起一株麦穗,目测其长达15厘米以上。

  近年来,营山县紧紧围绕“一攻坚两提升”工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和美乡村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全力发展粮油、水产、生猪产业,强化科学技术支撑,一幅产业兴旺的画卷在绥山大地徐徐铺开。

  提高粮油产量,选好品种是关键。营山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园区选择的麦种是“酒麦1号”,该品种植株矮小,穗苗长度最长可达17厘米,不仅抗倒伏性强而且产量高,出粉率和软质率都远高于普通品种,亩产可达400公斤。

  走进小桥镇四喜社区,成片的油菜正在紧锣密鼓地采收。眼看油菜籽不断翻滚,业主何绍吉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种植的是油-蔬两用新品种川油81,不仅多采了一季油菜薹,还不影响菜籽产量。”据该镇党委书记吴利民介绍,2023年全镇种植该品种近万亩,亩产接近200公斤,“不仅油菜籽产量有保障,还大幅度的提升了附加值,找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在四喜社区的稻田里,只见一名工人将秧苗放进插秧机的载台,随后按下启动键,无人驾驶插秧机便“嗒嗒嗒”地开始自动栽插。

  “无人驾驶插秧机运用北斗定位技术,精准控制行距、苗距和插秧深度,上班时间不受限。”新农人何佰林介绍,无人驾驶插秧机实现了自动升降、掉头和转弯,插得稳、效率高,能非常大程度上减轻劳动强度。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们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确保今年粮食播面稳定在107.5万亩以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忠说。

  近日,在营山县星火镇自生村致林稻蛙种养基地,笔者看到整齐划一的青蛙养殖池里,黑色灵动的蝌蚪游弋觅食。工作人员用抄网从孵化池里捞起蝌蚪苗往基地里增投。

  “前些年平均每亩投放12万尾蝌蚪苗,亩产达15001750公斤。今年,我们每亩陆续投放20万尾蝌蚪苗,预计亩产可达25003000公斤。”致林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桂林告诉笔者,把握蝌蚪苗密度和动物保健品配套使用是一个关键技术,高密度投喂,不仅能让青蛙的亩产量达到峰值,还能提高蛙肉品质。

  据了解,致林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规模、产业链条以及经济效益在川渝地区的养蛙企业里都首屈一指,其3个共800余亩的养殖基地主要养殖黑斑蛙,年产青蛙1800吨左右,实现产值约5500万元。同时在养蛙基地里种植水稻,实现“以稻养蛙、以蛙护稻”,种养循环使得收获的水稻品质更好。该合作社还是西华师范大学两栖动物人工繁殖及其利用南充市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其提供科技服务。

  “我们为80多个青蛙养殖户在基地选址、种苗选择、饲料选用等方面提供服务,对养殖过程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王桂林说,他不仅为养殖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还对成蛙进行回收,然后统一售卖,目前已建立加工厂对青蛙做深加工。“养-收-售的链条已趋于成熟,深加工链条正在慢慢地完善。”王桂林对养蛙的前景很乐观。

  近日,在位于营山稻鱼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的南充市营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笔者看到一排排高密度养鱼池内,增氧设备快速旋转,掀起朵朵白色水花,池中鱼儿欢腾。公司负责人杨长军介绍,当监测设备自动检验测试到池中氧气含量不足时,传感器把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便自动启动增氧设备,“这套智慧渔业设施给鱼儿系了一条安全带。”

  据杨长军介绍,今年该公司已引进20余万尾海鲈鱼鱼苗“驯化”养殖。所谓的“驯化”,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海水中生长的海鲈鱼驯化成在淡水中生长,“食谱”由小鱼小虾改为颗粒饲料。“驯化”后的海鲈鱼肉质更鲜美,更耐运输,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据杨长军透露,企业具有19项国家专利技术,已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浙江金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意向性协议,计划投资800万元新建川内首个罗氏沼虾选育、繁殖育苗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虾苗3亿尾以上。目前,该公司已投资建成四川新倍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加工花鲢、白鲢,制作鱼肉水饺、鱼肉包子等食品,填补了营山乃至整个川东北地区水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的空白。

  营山县水产站站长王腾荣介绍,营山已建成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统一售卖“服务一条龙”,育苗-养殖-加工“产业一条链”的水产行业格局。营山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南充市唯一的省三星级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水产养殖面积共1万亩,有28家养殖企业,主产“四大家鱼”、黑斑蛙、小龙虾等,产品畅销成都、重庆、南充等地。

  位于西桥镇太极村的晨晖农牧专业合作社是营山县境内有代表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拥有4个标准圈舍,年出栏生猪近4800头。

  据该合作社负责人屠永红介绍,标准化圈舍内的风机、水帘、饮水器、温控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还在圈舍内配置了地暖设施,可确保生猪在育肥过程中始终处于恒温状态。“密闭的养殖空间、舒适的生长环境、流水线的作业,不仅能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还能减少病毒的危害和疾病的传播。”屠永红说。

  “我们代养的生猪来自营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他们不仅提供仔猪、饲料,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生猪回收。”屠永红说。

  屠永红口中的营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是营山县政府和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成立的。作为一家生猪养殖企业,该公司在营山县回龙、消水建立了2个种猪繁育场,目前存栏能繁母猪2.1万余头,年产仔猪50余万头,是营山生猪养殖的龙头企业。

  据营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增产种猪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猪场占地400余亩,现存栏能繁母猪8500余头,每两年可产5胎仔猪,平均年产仔猪20余万只。公司采用“公司+代养企业”模式进行生猪养殖:仔猪出生后,在种猪场统一喂养25天左右,断奶仔猪均重达到77.5公斤后,便交由县内外的各大代养公司进行代养。

  “按照猪苗、饲料、药物、技术、收购五统一原则,将整个生猪养殖过程置于监管之下,确保了生猪产量和品质。”营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增产种猪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与营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合作的代养企业有32户,公司采用记账式代养,育肥期为5个半月左右,以生猪的成活率、料肉比、上市均重为结账标准,代养均价不低于170元/头,最高的代养费能达到330元/头。

  据营山县生猪一体化产业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与营山县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预计总投资10亿元建立种猪场。该项目正稳步推进,目前场平工作接近尾声,入场道路已完成硬化。项目建成后,预计养殖2.5万头种猪,公司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可达50万头。

  作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3年,营山县有备案生猪养殖场536家,出栏生猪81.13万头,猪肉产量5.95万吨;年末存栏生猪52.09万头、能繁母猪4.66万头。

  “粮猪安天下。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一头系着粮食安全和百姓生活,一头系着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乡村振兴,对建设和美乡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营山县委副书记说。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