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饲料

产品中心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东北林蛙产业与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4-10-10 22:36:41 作者: 蛙类饲料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黑龙江省林蛙产业协会)资源禀赋作为自然与历史的馈赠,构筑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物质基石,它既是百姓生计不竭的源泉,又是维系民生繁荣兴盛的血脉,更是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根本性支柱。

  东北林蛙,学名中国林蛙,广泛栖息于我国东北,以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及显著的药用滋补价值著称。自古以来,它便受到重视,至清朝更成为宫廷御用贡品,严禁民间享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东北林蛙产业迅猛发展,高峰期有蛙农约3.6万户,从业人员超52万,一产产值突破200亿元,综合产值近千亿,为促进国民健康、助力扶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及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近年来,东北林蛙产业遭遇了一层阴霾,部分政府官员与专家学者,如同昔日胡适、鲁迅等社会精英对中医的误解一般,对党和国家的生态环保、林业生产及资源保护政策产生了误读,给林蛙产业的发展蒙上了厚重的雾霾,严重阻碍了发展步伐。基于此,黑龙江省林蛙产业协会凭借多年深耕林蛙产业的生产实践与行业管理经验,特撰此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有识之士的深入思考与共同探讨。

  东北林蛙栖息于森林与湿地ECO之中,它们拥有独特的生理机制,表现出对药物的高度敏感性,并对温度、湿度、食物来源及越冬条件有着严苛的要求。尤为特别的是,东北林蛙能在水下冬眠期间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这一能力使其在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且每年需在水下冬眠长达100多天,这一独特的生存策略也赋予了它极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

  多年前,由于森林砍伐、退林还耕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威胁,东北林蛙的栖息地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其产量大幅度地下跌。幸运的是,随国家保护政策的及时出台与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加之对半人工养殖模式的鼓励与推广,东北林蛙的种群数量得以逐步恢复。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有效保护了野生种群,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东北林蛙的需求,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被《中国药典》收录的林蛙油,源自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一种珍贵的干制品,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性激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滋补益精、养阴润肺、补脑益智”等多重功效和天然美容圣品,是治疗肾虚、肺虚、冠心病、神经衰弱及失眠、更年期综合症、改善精血不足、记忆力衰退、乳汁不足等症的首先药物。

  东北林蛙还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尤其是经过漫长冬眠后的春季林蛙,体内纯净无杂质,深受食客喜爱,备受推崇。蕴含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前途广阔。

  饲养东北林蛙在促进林业生产和维护生态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多元效益,是一项既尊重自然规律,又惠及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1.森林病虫害防制:东北林蛙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防制者,以甲虫、夜蛾幼虫、尺蠖等多种害虫,以及蚊、蝇、蛞蝓等传播疾病昆虫的中间宿主为食。据科学研究显示,每只成年林蛙每日能捕食害虫七十余只,年捕食量可达一万五千多只,有效助力森林病虫害的防制,保障林木健康成长。

  2.提升农林产品的质量:采用林蛙进行生物防制,不仅能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提升其有机成分与市场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和林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养殖过程中,林蛙的排泄物等自然废弃物可作为森林的天然肥料,加速了森林ECO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森林ECO的重要成员,东北林蛙对维护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能力,防止某一物种过度繁殖而对其他物种构成威胁。

  5.改良土壤与水质:林蛙的活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同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对地下水的污染,保护了水资源的安全与清洁。

  6.促进生态平衡:饲养东北林蛙对维持森林ECO的平衡至关重要。它们通过捕食害虫等方式调节生物种群数量,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此外,林蛙也是多种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对于维护食物链的完整性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东北林蛙养殖业的蓬勃兴起,为东北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多元化进程提供了强大动力,构建了一条涵盖养殖、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在林区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宏伟规划中,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记。这一产业转型不仅为那些曾依赖传统林业资源、面临转型挑战的林区老职工及世代务农的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还明显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以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兴镇满天村农民董全胜首创“温室林蛙养殖”法为例。首先驯化野生林蛙,利用育苗温室模拟森林生态环境,试验林蛙养殖,在两温室里挖子水池作为林蛙繁衍生息的“河流”,剩余空间种植高矮不同的蔬菜,作为林蛙生长的“森林”,驯化后的林蛙产籽一“滩”约有1000至1500粒,两栋温室共投入了100“滩”,可产出成蛙约20万只。成蛙后经济效益可达100万元。董全胜准备把这种“温室林蛙养殖”法在全村进行推广,只要有现成的育苗温室,投入1万多元就能从事林蛙养殖。一栋480平方米的温室可以养殖10万只林蛙,两栋温室收益就能达到100万元。

  随着林蛙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相关产业链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林蛙油的精细提取加工,到美容产品的创新开发,再到特色林蛙餐饮服务的兴起,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据统计,在产业高峰期,参与林蛙养殖的家庭约达3.6万户,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2万人,第一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综合产值则逼近千亿级别。

  2023年,东北三省总人口约为9900万人,GDP总量达到60695万元。尽管林区人口相对稀疏,大多分布在在交通干线、平原河谷及城市周边,预计总数约1000万人,林业总产值约6200亿元。在此背景下,林蛙产业以52万从业人员和200亿产值,分别占林区就业人口和林业一产产值的5%和16%左右,凸显了林蛙产业在推动东北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林蛙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增添了新动力,还极大丰富了市场供给,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它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的完善,提升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增添了文化旅游的魅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明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东北林蛙产业,在国家林业、农业农村、医药、食品等多部门的一同推动下,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涉及地方政府、行业环境、市场结构等多个角度,阻碍了其实现更为理想的发展目标。

  1.地方政府及专家认知局限:部分地方政府及专家在推动林蛙养殖业发展时,对环保与发展的平衡认识不足。往往过分强调林蛙养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水源污染、林地破坏等,而忽视了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2.行业管理权限转移带来的挑战:2020年,林蛙养殖的管理职责从林业部门转移到了农业农村部门,带来了新的问题。林业部门以生态保护为首责,不愿过多开发林业产业;而农业农村部门则无权独自审批林蛙养殖场所。这种管理权限的分散导致林蛙养殖在真实的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大量蛙农因此遭受损失并选择放弃。

  3.行业组织影响力不足:为发展林蛙产业,东三省已成立了诸多林蛙产业协会、联盟等组织,但这些组织主要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服务,缺乏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的渠道和系统建议的专业能力。导致他们的建议往往难以得到重视,影响了林蛙产业的健康发展。

  4.产业规模与集聚度不足:东北林蛙养殖业仍以中小企业和农户散养为主,缺乏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的大规模的公司。这种小而散的生产模式不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5.技术落后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东北林蛙养殖业在技术方面仍存在部分落后和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一些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和技术手段,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难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6.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林蛙及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养殖规模、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市场上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林蛙产品供给不足。这种供需矛盾影响了林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林蛙产业和人参一样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产业,需要东北三省的齐心协力方可得以长足发展,成为东北振兴的主力军。

  1.加强政企合作,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与管理体制理顺:东北三省人民政府应与行业组织紧密联手,共同向国家争取更多有利于林蛙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理顺管理体制,国家在林地使用、生态保护、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并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执行的高效性。

  2.统一规划,出台综合扶持政策,降低养殖成本:为了促进林蛙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林地使用、税收减免、金融帮扶等扶持政策,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提高其养殖积极性。

  3.引导鼓励国有及工商资本参与,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引导和鼓励国有资本、工商资本等社会资本参与林蛙产业。设立林蛙产业投资基金、提供股权投资支持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林蛙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推动产业升级。

  4.打造东北重点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各级政府应将林蛙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打造,像对待人参、木耳等特色产业一样,加强产业链建设,推动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举办产业博览会等方式,提升林蛙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5.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加强对林蛙养殖加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鼓励职业学院开设林蛙养殖加工专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养殖加工人才。提升现有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

  6.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加大对林蛙产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选育、养殖技术优化、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林蛙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工作,评选先进企业和产品,以榜样力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林蛙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新时代、新思维、新发展。相信,在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及健康中国2030等战略推动下东北林蛙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成为东北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网络站点平台。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