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棚虾还能走多远?会淘汰其他传统模式?叶元土、王雷、张海涛、张伟、许愿斌、冯尔吉同台论道
发布时间: 2024-06-01 23:11:00 作者: 养殖问题

  6月18日,首届华南小棚虾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在广东台山举行。大会以“新赛道 新变局 新势力”为主题,链接优质动保、饲料、流通加工公司,从种苗、病害、养殖技术、饲料、流通等环节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小棚虾的产销对接,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政府、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超过600人参加大会,线万人关注。

  会上举行了中国小棚虾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思想汇活动。主持人,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动保分会会长徐剑锋与苏州大学教授叶元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恒兴股份副总裁张海涛、铭治集团总裁张伟、民昕集团董事长许愿斌、海南文昌宝莱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尔吉一起围绕中国小棚虾产业高水平发展展开了讨论。

  徐剑锋:目前小棚虾养殖在两广地区捷报频传。不少人认为,小棚虾崛起会刺激土塘、高位池、冬棚虾等传统模式升级;也有的人觉得,未来小棚虾挤压传统模式的虾价,甚至会淘汰其他传统模式?如何理解这泾渭分明的观点,哪种更可能发生?

  王雷: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存在的空间,我个人觉得倒不存在说谁一定会替代谁,因为它有资源的限制,包括从业者、水源、土地资源等。一种被大范围的应用的模式存在即合理,同时我们肯定可以预见的是,包括小棚、包括工厂化,它的可控性逐步加强。同时,自己觉得,每一种模式都还有上升的空间。

  叶元土:小棚虾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缺点,大家把握机会,能挣钱的时候赶紧挣,后面再说,因为这个政策性太强。

  许愿斌:多种模式并存,因地制宜,适合当下的就是最好的。应该来说,小棚现在发展到一个高峰,其他模式一样会与时俱进。

  冯尔吉:养虾未来一定需要可控性。我认为,靠天吃饭这种养殖模式风险慢慢的变大,小棚养虾本身带有可控性,从生物隔离到了生物控制,所以我认为小棚虾将来的发展是越做越好的,只是说里面的内容会慢慢的复杂。

  徐剑锋:饲料成本约占水产养殖成本70%左右,小棚虾要求养殖周期更短,效率更加高,小棚虾饲料配方设计要作哪些调整?饲料市场会不会形成更精细、更垂直的“小棚虾模式料”?

  张海涛:小棚虾模式还在发展中,处于上升期,未来饲料也需要配合小棚虾的发展,必然不会就此停滞。同时,这种养殖模式下,饲料量的需求肯定不同,比如要求生长更快、效率更加高,所以对饲料的要求还要提升。

  张伟:小棚也是一个赛道。在小棚虾养殖中,不同地域、不同养殖体量都有不同的养殖需求,比如广东和江苏的水质就不一样、硬度、营养成分都不同。以前我们说做好饲料的营养、保健、脱壳、底色等就行了,但现在,不同的水源、地域、盐度,都可能会导致饲料的使用出现差异。

  徐剑锋:近年饲料质量是行业争议话题,尤其在今年饲料质量普遍变差成为焦点,在恶性竞争、原料行情高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低质饲料”“高蛋白不等于高质量”引发行业强烈关注,都说小棚虾集聚了最好的苗料药,但是小棚虾饲料也被普遍反馈质量下滑,饲料是不是真的变差了?小棚虾养户该怎么样分辨好饲料?什么才是真正的好饲料?

  许愿斌:我感觉现在饲料也不能说差,只是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目前对虾养殖还是以土塘为主,我感觉现在广东的南美白对虾料跟二十年前、十几年前的混养料基本上同一个档次,只是把各种氨基酸渣加进去,把蛋白做高了,可能做到40%、41%蛋白。同时,大家也在把小棚虾料往上做,有的卖到13000元/吨、14000元/吨,而且有更高的一个趋势。因为的确小棚养殖的产量越高、密度越高、对养殖虾虾早熟的要求越高。而且小棚虾从水体中吸收到的营养比较少,所以这一块差异很大。所以我感觉虾料未来可能会越来越精准,充分去实现用户的需求。

  叶元土饲料企业对小棚虾饲料是很看重的。但现在养殖户和饲料厂信息不对称,很难对虾料进行判断。那么,养殖户怎么判断这个虾料好?首先,要相信一分钱一分货;其次,看朋友圈,人家用什么料养出什么结果。张海涛: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我们正真看到的整个行业的现象:饲料蛋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饲料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但我们肯定要相信这不是行业主流。另外,近两年原料的价格,对我们这些饲料企业也好,对于养殖户来说,都可以感觉到压力。回到小棚虾行业,大家都很重视,因为这个是发展最快的,而且饲料的质量是显性化的,很快就能看到效果,没办法作假。所以必须要做到最好,而且要不断的提升,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张伟:我们5月份跟去年同期比的线%,而且同比高档料的占比还提高了十几个点,达到了70%多。去年原料均价涨了2000多元/吨,但饲料价格涨不到2000元/吨。饲料厂本身的毛利并不高,一吨料赚个200、300元,所以去年大部分饲料企业是亏损的。我觉得如果是真要说个标准的话,就买最好的、最贵的料,厂家一定会把这样的产品做好。

  徐剑锋:种业是渔业芯片,虾苗亦是如此,高密度养殖的小棚虾更需要优质虾苗。如东地区小棚虾对虾苗检测基本全面铺开,为小棚虾养殖保驾护航,同时也产生一些检测“乱像”,让虾农困扰。华南小棚虾该如何从中借鉴经验,发挥虾苗检测促进作用?

  王雷:我们以前主要侧重于虾苗检测,现在,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一些可疑症状,或者我要去了解信息,都可能会去做检测。再扩展一些,像我们做工厂化,我们已上溯到苗场进行仔细的检测。所以这一定是对虾养殖,尤其是高密度模式必须的:它不光是让我们选择虾苗,还能对整个养殖进程有个预警。具体到怎么让检测发挥作用?要做到取样的标准化、检测的专业化、数据判读的科学性和认知的理性化。

  冯尔吉:这一个话题应该是很肯定的。PCR的简易化检测对产业的发展益处很大,目前如东对虾的检测已经很严格,对养殖发展帮助很大。首先就是虾苗检测,不能携带病菌。其次是土壤的检测。

  徐剑锋:近年来,在拆迁与禁养等政策影响下,全国小棚虾养殖规模却慢慢的变大,甚至走向国外。小棚虾会不会淘汰土塘、高位池?为什么小棚虾模式生命力这么强,这一个模式未来能走多远,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土塘模式”,对虾会不会产能过剩,虾价会不会跌破成本价?

  张伟:目前我们在大力推进小棚园区开发,以解决水源、污染等问题。现在我们已跟‎多个政府合作,有些园区是政府投资我们来运营。有些是政府供地,我们来开发。我觉得也找到了一条属于我们的发展之路,这可能也是行业的一个正确的发展趋势。但是一些不规范的小棚,包括不规范的工厂化,以后肯定是都要被取缔的,因为它过度的影响生态、利用资源,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张海涛小棚养虾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可持续发展、能不能持续赚钱,这是肯定要考虑的。同时,在华南进行小棚虾养殖,也要考虑华南的特殊天气特征情况,比如台风。同时,也要考虑虾价是否能支撑目前的养殖模式,是不是考虑南方和北方养殖季节错开,保证虾价平稳。

  王雷:小棚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定会蒸蒸日上,也一定会遇到阵痛期,各种养虾模式也一定会并存。同时,对虾的市场空间我还是很乐观,但也要注意成本问题,“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

  叶元土目前水产有两种模式处于风口上,一个是小棚虾,一个是牛蛙。但是,这其中也是有风险的,也有政策上的影响。

  许愿斌:我认为未来养虾的趋势还是多种模式并存,关键是因地制宜,对自己最合适就是最好的。关于虾价,我认为从长远来说,一定会跌破成本价,关键是何时跌破。因我们养殖模式一直在升级,养殖产量逐步的提升,虾的产量也会逐步的提升。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