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何以造就亿元产业?
发布时间: 2024-06-01 23:11:09 作者: 养殖问题

  加工业提升行动,归根结底要让产品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需求。产业融合最终要把综合利润留给农民,让农民增收。本期我们来探一探肇庆高要亿元产业——罗氏沼虾。

  “搞养殖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加工环节。”肇庆高要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光铖告诉笔者,今年是罗氏沼虾的“大年”,供过于求价格上不去,如果单靠养虾,普通养殖户就赚不到心理预期价位。

  这几年,花了钱的人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为附加值的提高带来新机遇。作为“中国罗氏沼虾之乡”,高要有12万亩的养殖面积,产量与综合产值均占全国一半左右,首屈一指的规模基础给产业以不停地改进革新求变的底气,但仍要直面“大年”价格上不去、产业“接二连三”未能释放更多效应等现实问题。

  当一种的价格遭遇“寒潮”,就会被养殖户无奈放弃。“大年”不愁卖,但是如何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一个月30天,我几乎每天都要来装走500多斤的货。”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交易市场,前来找梁光铖拿货的黄老板透露,高要罗氏沼虾非常受欢迎,可以说“十个老板有九个在高要拿货”。

  高要罗氏沼虾畅销问题大多有两个:一是天然的养殖优势,罗氏沼虾生存水温不能低于16,而高要的水温刚好处于这一温度临界点,可实现一年两茬的养殖规模;二是突出的区位优势,从高要前往珠三角任意城市,1—2个小时都可通达,运输成本相比来说较低,可赚取的利润空间更高。

  今年各类虾行情相对低迷,当产品价格上不去,就会被养殖户无奈放弃,转向利润更高的产品。今年7月前,罗氏沼虾塘头最高收购价曾达到68元/斤,按照一亩地产1000斤虾推算,每亩地利润在3万—4万元。但好景不长,7月后罗氏沼虾“大年”效应显现,价格逐渐走低,直至12月才小幅回升。

  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下,被称作“新农人”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时就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了。

  “认购100斤”“我认购200斤”……虾户纷纷将当天捕捞虾的现场视频推送到微信群里,供客户选购。梁光铖看过虾的大小后,第一时间在群内认购:“这阵子每天要认购1.5万斤虾才能满足上游的需求。”他一边打电话与虾户确认当天的产出情况,一边与上游客户确定认购价格是不是合适。一部手机、一支笔、一个本子、几个微信群,俨然一名田间地头的“证券经理人”。

  梁光铖告诉笔者,公司化运营合作社不但可以降本增效,更利于以最合适的价格把虾出手,抵御发展风险。2020年,他从银行离职回乡创业,承包了1200亩虾塘,联合20个养虾户,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虾苗、饲料及技术指导等支持。

  一年下来,1200亩虾塘出虾量约100万斤,年产值近4000万元,莲塘镇、蛟塘镇、回龙镇的10多个村委会可以收到360万元租金,20个养殖户不仅卖得多赚得多,年底还可以参与分红。

  9月23日,高要区正式推广“高桂虾”区域品牌,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鼓励养殖户在塘头种植高要肉桂,喂食含有肉桂元素的虾饲料,因高要肉桂具有天然杀菌特性,“高桂虾”力求以独特口感品质与区域品牌突破价格瓶颈。“最近我们正在测试,在煮熟虾的虾头上打印溯源二维码。”梁光铖透露。

  肇庆市高要区多年来努力培育了一批像梁光铖一样的新农人,帮他们大力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今年5月,借助大型即时零售平台,高要罗氏沼虾不仅争取到更大的市场,还争取到2—3元的利润空间,梁光铖所在合作社的社员每年收入整体提高了约20%。

  农产品加工是养殖业不可忽视的环节,加工使产品更具创意和吸引力,如何加工才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新需求?

  近几年,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如火如荼,部分品牌趁势而上,实现了“草根”变“顶流”。

  肇庆市振业水产冷冻有限公司从2021年底开始涉足预制菜产业,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产线化加工百香果罗氏沼虾、芥末虾球、烤鱼火锅等预制菜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商超,每个月还有装满预制菜的货柜销往海外。

  与传统的塘头卖虾相比,罗氏沼虾加入预制菜赛道后,不仅为养殖户带来更多订单,还帮助高要罗氏沼虾走向更远的市场。

  “顺应大众口味是最重要的,不同国家、地区饮食风格不同,这就要求研发、工艺、配方等环节跟得上。”该公司副总经理陈朱妹介绍,菜品研发团队包含菜系师傅、质检、生产、销售以及调味品研发等多个工种人员,一家公司的市场大小决定了其菜品库的数量。

  为了发展预制菜产业,高要不仅启动建设了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还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为抓手,采用“茜草+冬棚”“稻虾共作”和“藕虾共生”等生态养殖模式,从源头管控预制菜食材品质。

  11月22日,肇庆市高要区入选“2023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前十强,从考评指标、扶持政策、园区规划、招商引资、主体培育等多方面来看,高要都在预制菜这条“万亿级赛道”上奋力奔跑。

  预制菜产业园建设一年多以来,新协航(肇庆)智慧物流基地项目最受关注,正式投产后将为周边农产品加工公司提供冷链存储与物流服务。陈朱妹告诉笔者,预制菜产品成本中有25%以上是物流成本,该项目投产后每单物流成本至少降低1.5元,这一个数字对于加工公司来说,是不错的让利空间。

  除此之外,肇庆市预制菜产业联盟和预制菜原材料供应商联盟内110家优质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10亿元预制菜产业基金,重点投向预制菜生产、预制菜品牌、流通渠道、订单农业、精深加工、供应链服务、仓储物流等领域;《支持预制菜产业高水平发展九条措施》等政策的百万补贴强力推动高要预制菜产业发展。

  一二三产融合从来不是1+1+1=3,但若想1+2+3=6,有机融合的讲究之处在哪?

  农业除传统的生产功能外,加工、旅游、文化、康养等功能潜力无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不少,观察肇庆高要的做法发现,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吃喝玩乐游购等需求,正是融合的“讲究之处”。

  走进莲塘镇的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登山远眺,便可以一览万亩罗氏沼虾塘美景。“我们以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来打通罗氏沼虾一二三产业。”该园运营总监魏伟文表示,自开业以来,吸引了逾10万人次来园观光。

  近日,高要农旅投资有限公司在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租用场地,建设了一条罗氏沼虾加工生产线,调试生产熟虾、冻虾、虾饼、虾干等产品。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梁光铖早早就嗅到了新的商机,借助合作社虾塘与哈哈乐农耕文化园一路之隔的区位优势,顺利加入产线货源商序列。往熟虾的虾头上打印溯源二维码,就是在这条产线上测试的,日前该条产线试生产的虾片、虾干等样品,参加了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得到采购商的好评。

  如今,该条产线正往观光产线方向打造,透过落地玻璃窗能够正常的看到每一个加工环节。魏伟文表示,未来农耕文化园还会在研学、游玩、饮食文化等环节植入罗氏沼虾元素,推出罗氏沼虾预制菜、养虾钓虾体验项目,带动周边虾农增收。

  回归到消费端,高要区今年起草发布了《罗氏沼虾虾生制作技术规范》,10家本土餐馆按照该规范制作售卖罗氏沼虾虾生,既丰富产业融合发展点,还延长了罗氏沼虾“种养—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条,让“一只虾”激活农业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盘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截至目前,高要全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约12万亩,产量4.3万吨,产值32亿元,产量及综合产值均占全省70%、全国50%以上,是“粤字号”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价值达7.6亿元。

  接下来,高要区将按照“培优虾苗供应链、壮大生产链、优化加工流通链、延伸品牌价值链”工作思路,大力推广“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构建集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为一体的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条发展格局,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为中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质 · 绿色 · 健康的动物饲料

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不断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打造企业形象,树立强势品牌,为里下河地区健康养殖和开发渔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模范带头作用

立即咨询

©2021 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16216号 网站地图